产品介绍product description
在这个充满了许多活力与梦想的校园里,总有一些身影,以他们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为了表彰这些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我校特别举办“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旨在凝聚人心,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诚邀您参与到这一意义非凡的投票中来。请您仔细浏览每一位候选人的事迹,用心感受他们背后的付出与坚持。他们中,有学生以才华和勤奋书写青春篇章,有老师以智慧和奉献点亮知识之光,还有校友以成就和回馈反哺母校。您的每一票,都将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和鼓励,更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0月,江苏省人社厅发布2024年拟推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评审结果公示,马祥原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获批,此次全省仅5家获批。
马祥原是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荣获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个人与团体双金牌。他具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教育情怀,长期从事汽车钣金教学研究工作,领衔“车身外观件再制造工艺研发及推广”项目,聚焦循环经济,开展再制造工艺研发、行业标准开发,形成系列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筑设计企业、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双创人才”等多项荣誉。
1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江苏省卓越技师A类入选名单,仇毅老师成功入选。
仇毅是全国技术能手、资深的高级工程师兼高级技师。他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积极推广智能化农机,让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更好地服务“三农”。作为江苏省农机维修服务队成员,他不辞辛劳地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农机维修技术指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外,仇毅老师还很看重技能的传承,积极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先后培养出3名全国技术能手和6名江苏省技术能手。他先后荣获江苏工匠等多项荣誉,是农机领域的杰出代表。
孙益爽同学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金奖;他发现的多个漏洞入选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并获无锡市“技术能手”称号。
孙益爽曾担任物联网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工作室的负责人。他以“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以更高、更远的规定要求自己,其综合素养测评在同专业中排名第一,获国家奖学金等多项学业荣誉。他坚持“干一行专一行”,在实战中磨练出真才实学,多次参与公安部护网行动和攻防演练。他积极投身于技能竞赛,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市校级奖项20余项。他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理念,创立无锡云信盾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并自主研发云盾云安全平台,致力于解决当前网络安全市场中防护被动、响应不及时的产业难题,获得了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纪煦同学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土木建筑赛道二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国赛金奖。
纪煦同学学业成绩和综合测评一直在年级前三,获“国家奖学金”一次,校“一等奖学金”三次,自主考取高校心理委员平台MOOC培训合格证书和心理疗法证书。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获2023年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大学生知识竞赛三等奖、建筑智能化系统识图建模一等奖、建筑工程识图二等奖、红色故事讲演短片三等奖、2024年获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市政管线(道)数字化赛项一等奖、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赛项国赛金奖。获评无锡市“三好学生”和无锡市“技能雏鹰”称号,并考取了建筑工程识图“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杜化俊老师带领的团队获2024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现场决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首届AIGC 互联网营销赛项国内赛决赛一等奖。
杜化俊始终致力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她参与申报建设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202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群,主持省级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多次荣获省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她17年如一日,坚守“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的原则,培养数百名技能工匠,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个人获“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十佳教师”、“一带一路”暨金砖杯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李炎校友带领的团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职教赛道创业组金奖。
李炎是商学院2023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连续3年参加各级创新创业比赛。他于2022年创办了淮安市炎浩纸业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一职,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创业精神。他的公司积极践行低碳循环经济的国家战略,专注于环保瓦楞纸领域,近3年产值超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30人,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毕业后,他多次返校参加创业沙龙活动,与学弟学妹分享创新创业实践感悟。新华日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创业故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6月,在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爱我国防”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中,吴国家老师指导的我校国旗护卫队获评“银牌”国旗护卫队,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吴国家自2016年入校以来,从始至终保持军人本色,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充分的发挥个人军事特长,负责定向军士生教育管理、国防教育和学校安全等工作。他热情参加“平安校园”创建,执行校园安保巡逻任务,全力保障学校新生军训,运动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得到省市各级好评。他先后走进锡师附小、惠山金桥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报道多次登上今日头条,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血脉方面发挥非消极作用;指导的我校国旗护卫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二等奖”、江苏省高校“银牌国旗护卫队”、无锡市高校“十佳社团”等荣誉。
3月,中华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公布了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陈亮老师入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
陈亮是全国劳动模范、长三角大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业内人称“微米大师”。他牵头成立劳模工匠学院、劳模党支部、开展沉浸式技术技能传承,把多年企业加工经验无缝对接到课堂,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给更多的年轻学生,积极培育“高精尖缺”技能人才。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中小学生工程实践课,开展省内省外劳模工匠宣讲10多次。他牵头组建劳模工匠服务团,为企业送人才、送技术、送服务,助力地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今年5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陈亮个人成长事迹和苏信的育才模式,弘扬了苏信精神。
陈洁老师获2024年江苏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指导学生获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荣誉;主持并带领工作室老师和同学攻克企业横向课题3项,合同金额达38万元。
陈洁在教育领域默默奉献30年,勤勉不辍,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她创立电子创新工作室,推行“以赛促学、赛教相融、校企协同、精进技艺、助力升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育出大批杰出学子,深受学生、学校及家长的广泛赞誉。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斩获奖项逾三十项。陈洁也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并获得“巾帼英雄”“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武珺同志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展现了“一切为师生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武珺将他的责任、热情和智慧全数倾注于工作中。在2024年暑期宿舍维修改造工作中,他忘我工作,连续奋战60天。面对酷暑的考验,他坚守在施工现场,紧盯每一个关键环节,常常工作至晚上10点之后,确保工程质量。期间面对父亲手术,都未能照顾,一心扑在改造工作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暑期改造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面对青年教师公寓缺乏维修资金的难题,他不畏艰难,网购材料,并带领支部党员义务进行屋面防水维修,粉刷室内墙面等工作。
明月春同志获多项荣誉,包括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优秀保安员、无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及无锡市优秀保安员等。
明月春自2003年11月起担任学校保安队长,他以校为家,吃住在校。面对威胁师生安全的行为,他总能挺身而出,坚决予以制止。在校园内发生紧急事件时,他总是第一到达现场做处理,积极解决矛盾纠纷,防控安全风险。他的电话全天候保持开机状态,致力于为师生提供及时的安全服务,他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保安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他协助公安机关和学院保卫处破获多起案件,有效遏制了校园失盗案件的发生,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徐秀萍老师指导学生获2024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和制作项目”一等奖;个人获2024年江苏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徐秀萍从教16年来,始终以德立身树榜样,用实际行动诠释师者风范。她秉持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方法的理念,在学业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更注重学生心灵的培育。她担任“苏信”电视台指导教师,培育学生成长蜕变。作为班主任,她视学生如子,关爱学生,建立家校桥梁。在带领学生备战技能大赛时,她不仅是指导老师,更是学生的坚强后盾,学生生病深夜送医、自费照顾,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与责任担当。个人曾获第五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等,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赛事获奖 30 余项,被工信部授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徐荣玲老师获第十届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江苏大学基地赛一等奖第一名、总决赛第二名,实现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首次突破。
徐荣玲自2019年加入学校以来,担任物联网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学院)专职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斜杠青年”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等多项职务。她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一核心两融合三平台四链接”工作模式,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人才,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优秀辅导员”。在指导学生方面,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1项、省赛金奖3项、省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江苏省银奖2项,她本人也被授予国家级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6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举办,我校留学生浩然(SOMHUK LAO)以老挝国家队员的身份参赛,获得无人机装调检修赛项银牌,这是老挝国家队迄今为止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竞赛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浩然在校期间,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他热衷于促进中老两国的人文交流,多次作为留学生代表参与省市级的交流活动。2024年6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上,浩然应老挝教育部职业教育司的特别委托,以老挝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无人机装调检修赛项。在赛前,我校接受了老挝教育部的委托,为他提供了专项培训。经过学校的精心指导和浩然本人的不懈努力,他最终荣获银牌,为老挝国家队赢得了迄今为止在“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竞赛中的最高荣誉。
4月,由“苏信一号”研发团队联合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产32位MCU芯片“苏信一号”流片成功,展示了我校在科研创新和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实力,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由微电子学院教授居水荣、博士丁晟、教师王恩亮组成的“苏信一号”研发团队,凭借对芯片设计技术的深厚理解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历时1年完成了“苏信一号”芯片研发任务,包括RTL coding、系统仿真、FPGA验证、后端布局布线、流片、封测等一系列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团队还开发了一套基于“苏信一号”的教学实验系统和基于windows的“苏信一号”开发环境。研发团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创新了芯片设计科研成果,凝练了集成电路教育学生的方式,提升了我校芯片设计全流程的能力。“苏信一号”的研发成功为我校理实一体、项目式教学等教学理念的提升提供了真实案例和全新思路。
胡长生、杨希望等校友企业家团队心系学校发展,捐建大学物理实验室,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由胡长生和杨希望校友牵头的企业家团队,通过种种形式一期募集资金240万元,专款专用,全力支持学校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目前,一个总面积为360平方米的基础物理实验室已经顺利建成。该实验室涵盖了力、电与磁、光三大类实验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每个实验项目都配备了22套先进的设备,能够开设12个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彰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和奉献精神。